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現代社會的環境難民

作者: Tina Chen    人气:     日期: 2006/4/22

    根據最近的新聞報導;有一家建設公司想要在奧克蘭的NewMarket地區蓋一幢八層的大樓,結果遭到了附近居民的反對,主要的訴求也是希望能夠保持一個理想的生活環境,不要讓生活在該地區的人們,成為「環境難民」(environmental refugee)。依聯合國的統計,全世界大約有兩千五百萬的「環境難民」,這項數據同時也開啟了一個世界性的新階級「環境難民」。

    人類與環境的互動隨著時間不斷地改變,自工業革命後人口大幅增加,資源無止盡的取用,導致地球資源日趨枯竭。人類在邁入二十一世紀初,應該更懂得愛護環境保育生態,然而世界各國對於地球資源的掠奪並未停止,資源的開發已成為各國政治競 幣c經濟成長的重要指標。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中,世界資源和環境、地球生態系統與環境、生態保育持續發展、海洋環境與海洋資源、氣候與全球變遷、能源利用與發展、森林資源與環境、水資源經 I管理、全球人口問題與糧食規劃、地理環境與土地利用變遷、環境保護、地理資訊系統與土地資源規劃等,都已成為二十一世紀環境規劃的重要課題。

    難民長期以來都是人類歷史的一部份,由宗教、戰 帯⒄蔚椒N族等原因而造成人民被迫遷移,因此「流離失所」一直是難民的關鍵詞。一九五0年基於難民問題的複雜度與龐大數量,聯合國因此而成立了「聯合國難民署」(UNHCR),一九五一年的「聯合國難民會議」又將「個人難民」加在以往「團體難民」的定義內,使得難民的� 圍更加的多元化。

    自一九七0年代起,各種發展所帶來的環境破壞也引起了人民「流離失所」的問題,聯合國的「環保署」(UNEP)與上述的「聯合國難民署」開始一起關注這個問題。一九八年代,「環境難民」的稱呼開始在聯合國相關的會議上被提出,而首次見諸於文字則是在一九八四年。

    聯合國環保署文獻中為「環境難民」作了定義:「由於顯著的環境破壞,含天災與人禍有礙其生存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人民被迫暫時或永遠的搬離其原來居處」,並且強調「環境難民」其暫時性「流離失所」的三種情況:一是自然災害型、二是長期環境破壞型、三是發展成災型。奧克蘭NewMarket的開發顯然就屬於第三型。

    依聯合國環境保護署(UNEP)的估計,由於人口的大量增加,世界各地每年都會流失兩百五十億噸的表土,也使得農業生產大受影響。在開發中國家,人口的增加也導致百分之七十九的森林破壞,百分之七十二的耕地擴張及百分之六十九的家畜增加。

    在此種情況之下,農林的自然環境已不適合居住,而產生了人口移動,僅此一項估計,在一九九三年就產生了一千七百萬的「環境難民」。一九九六年又增加到兩千五百人,邁入二十一世紀後,環境難民將成為「主流難民」,數目將超過傳統難民,由非洲目前的情況即可看出其端倪,因此上述估計的兩千五百萬環境難民將於二0五0年時增加到一億人。

    但是如果由「環境權」的角度出發,則「未能享有良好環境的基本生存權利」者,則遠遠大於上述的數目,例如都市中受到各種污染影響的民眾,位於偏遠地區的住民等皆屬之。而另一層次的合法與非法的「環境移民」也因為「經濟拉力」(economic pull)與「環境推力」(environmental push)的影響而產生跨國性的人口流動,例如澳洲將成為「環境難民」的主要目標,據估計到二0二0年為止,每年會有五十萬非法的「環境難民」加上合法的「環境移民」上岸。

    由於「環境難民」不像一般的「難民」般有其法定的正當位階,因此「環境難民」只是一個社會名詞,就像「階級」一樣,兩者的連結乃產生了環境社會學的想像空間。

    美國羅斯福總統說過;要創造一個偉大的國家,就要讓國民先有「偉大性」。 現代化理論中在探討「現代性」時曾提出「流動人格」(mobile personality)的論點,原意為指被殖民的國家其國民的人格會「往下流」,也就是這些國民為了適應不同社會,所作的調適人格。如果使用此論點,則受到「環境殖民」也包含內地殖民的人民,也會「生產」出難民式的流動人格。如果再和衝突論中的角色距離(role distance)結合,便可以推論人與自然的角色距離漸行漸遠,而所培養出來的也是環境不友善的流動人格。

    「天災雖不可逃,但人禍卻可免」,災害是由社會所生產出來的,而許多災害是由於人類對土地粗暴所造成的大地反撲。換言之,不同社會有不同的「社會活斷層」,當其碰上地震活斷層時,就產生了災害加成效果。「社會活斷層」包括「不該賺而賺」、「不該建而建」、「不該住而住」等心態,無知且無助的人民加上無能的政府構成了最大的「社會活斷層」,以致於「我家面前有小河,背後有山坡」已成為災害的代名詞。

    另外「政策失靈」(policy failure)與「人的失靈」(People failure)的現象,也會產生大量的「環境難民」,由於政府在成長機器的導向下,過渡強調「一切向錢看」的經濟成長,以致產生「每一人的更好,都造成了環境的更壞」,並因此而陷入了「富裕中的貧困」、「成功中的失敗」以及「文明中的野蠻」的窘境中,此類失靈的政策一向有環境侵略傾向,而將成長的快樂建築在生態及土地方面的痛苦上。這種「環境無政府的 顟B」產生更多的環境殖民現象。「人的失靈」包括決策者及社會失靈,決策者的「生態無知」(ecological illiteracy)常使得環境受到破壞,「錯誤的決策比貪污更可怕」更適用於環境決策上,而此種決策更常使國土規劃只是紙上作業,隨著決策者起舞,農地釋出政策就是一個例子。

    數千年的經驗累積,風水已成為華人文化的一部份。歷史上,許多都市的立地原則就是:北玄武、南朱雀、左青龍、右白虎,其實是為了通風、採光、日照、溫度及水源等功能,也是讓土地的「氣」得以順暢。但是風水的應用卻由城市規劃落入現今陰宅陽宅的層次,也就是由大眾風水轉移至小眾風水。用經濟學的話說,風水的應用由公共財轉向私有財,公有地的悲劇也就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了。

    由於風水好的地方往往就是生態敏感地區,因此陰宅陽宅的風水再好,卻忽略了更重要的大眾風水,以致注重小眾風水的「天人合一」常導致大眾風水的「天人永隔」。尤其風水與土地的連結主要在適地性與適時性,但前述「重私輕公」的心態常導致「時間與空間互相消滅」的現象,因此土地倫理的「風水化」更助長了陽宅「陰宅化」與天災「人禍化」。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世界� 圍內的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日益嚴重,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逐漸 憞H社會所關注。一九七二年六月五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 柲εe行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會議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及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並提出「 懥诉@一代和將來世世代代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口號。出席會議的一千三百名代表還建議將大會開幕日定 憽甘澜绛h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

    同年十二月,第二十七屆聯大根據斯德哥 柲h的建議,決定成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並確定每年的六月五日 憽甘澜绛h境日」,第二十七屆聯大並要求聯合國機要求世界各國政府、團體在每年六月五日前後舉行保護環境、反對公害的各類活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也在這一天發表有關世界環境 顩r的年度報告。

    「環境規劃與管理」現在已是環保教育一門跨多重領域的專業知識,其所涉� � 廣泛而複雜,空氣品質、水資源、廢棄物處理、經濟、社會、教育等問題都涵概在內,「環境規劃與管理」可分為「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

    環境規劃:為了保護環境,蒐集環境資訊來訂定各種策略、法令,是為環境規劃。環境規劃須賴各領域的專業人才共同參與,才能一窺問題全貌,作出正確而有效的決策。

    環境管理:利用管理的手段,及資源的最佳利用和分配,使人類在每個開發過程中都能達到成本使用最小化及資源利用最佳化的目標。所以以整體來說,環境規劃與管理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流程;蒐集環境資料→訂立環境政策→執行環境管理。

    紐西蘭地廣人稀,人口密度非常的小,所以紐西蘭的生活環境與生活品質,遠比其它國家要舒適與優異的多,但是由於移民的大量進入而使紐西蘭起了非常多樣性的改變,因為移民人口過度地往大城市集中,也就產生了許多的社會問題,房屋越蓋越多就是其中之一,也因為房屋越蓋越多對自然與環境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了不要成為環境破壞下的「環境難民」,這也是目前紐西蘭環保與建築單位必需嚴加注意的事,既然到了紐西蘭不但要生活的好,也要生活的有品質。因此NewMarket附近的居民才會起來表達對自己居住環境的議見,這也是紐西蘭人生活素質高,對環境品質品位要求高的緣故。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匯率差價
下一篇: 居住的空間與環境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