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在城市里写春天(中国故事系列) - 澳纽网专栏





首页 > 澳纽网专栏 > 阳光屋檐 - 杨林沙宕

13. 在城市里写春天(中国故事系列)

作者: 杨林沙宕    人气:     日期: 2004/10/28


上海有东方明珠塔,深圳有帝国大厦、台湾有双子座楼,贵阳也有贵州饭店等高层建筑。人们大概不会惊诧于这些在都市里高耸入云的水泥丛林。但如果有人告诉你,在一个瓦砾堆里,一日间长出参天大树,你会不会相信是真的?

贵阳人就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贵阳”这个地名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说,这个地方多云稠雨,一年里看得见太阳的日子可以用手指头数得出来,那太阳显得特别稀奇珍贵,因此得名“贵阳”。这种说法比较牵强,有附会之嫌。另一种较普遍也是较为人们接受的说法是,这个城市位于贵山之南,南者阳也,因之称“贵阳”。

贵阳虽然是贵州省的省会,但城市规模并不大。受地形的限制,幅员狭窄。以散步的速度,从市区东端的师大到西侧的客车站,只需要走四十分钟;而从北头的八鸽岩踱到南边的火车站也只要一个小时。如果从一架直升飞机上俯瞰贵阳,这个城市其实是被挤压在几个石灰岩山头之间的夹缝里,主城区不大,城市边缘呈放射状向外延伸,仿佛一条八爪鱼。虽然贵阳的姑娘们穿着从来没有落后于全国其它城市,尤其是近二十年,但贵阳的城市面貌却无法与别的省会相提并论,脏、乱、差的状况只有贵阳人自己不承认了。

如果说中国沿长江东下有重庆、武汉、南京这三大火炉,那中国在云贵高原还有两个春城。一个是昆明,另一个是贵阳。当时唯一可以让贵阳人自诩的,大概只有“第二春城”这一资本了。由于贵阳人习惯用燃煤烧饭、取暖,城市常常笼罩在昏黄的尘烟下,这“第二春城”其实名不符实。有一条叫南明的小河蜿蜒着从西向东穿过城市的腰间,贵阳人把她叫做母亲河。我想,当年那个贵山之南的贵阳小村镇的人们喝的一定是南明河的水,用的也是南明河的水。自从某年某月城里有了工厂,工业污水开始往河里排放,从那时起,河里就碧波不再,滚动着的是滔滔的浊浪。偶尔在河边的石坎上能看到有人垂钓,可是河里已经稀有了鱼虾,垂钓的人仿佛不是在钓鱼,而是用心在试图钩起沉没了的往昔。城市里最令人厌恶的曾几何时成了这条不曾停息过的小河,人们无论乘车、骑车或步行经过,都要用手掩住鼻息。

九六年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已经听说要整治这条重新被唤做母亲河的城市小溪。为了纪念,在收拾好行囊后,我特意到河边残破的堤坎上走了一程。

再次回到这个城市、见到这条小河的时候,已经是二OO二年的春季了。朋友们要带我到市里的茶楼里饮茶,我问,有没有可以看到南明河的茶楼。朋友们说,那咱们就上甲秀楼附近吧。

甲秀楼是贵阳的名胜,亭前那对长联与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联齐名。记忆中的甲秀楼,在它的青石基座上有着斑驳的苍苔,南明河从亭畔两侧逶迤而过,映衬着两岸参差的青杨垂柳,真实且无奈地写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以及自己的沧桑。每到一次甲秀楼,都感受到一次凄怅。

当朋友把车停在甲秀楼前,我已经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甲秀楼周身被点缀上了斑斓的霓虹灯,矗立在南明河的中央,那横跨两岸的引桥也披着五彩的霓虹,似甲秀楼展开的一双翅膀,跃跃欲翔。在甲秀楼100米开外的上游,是同样整修一新的南门桥,桥下巨型的桥拱被装饰上了红、澄、蓝、绿的灯光,闪烁在滟潋的波光里,显得格外靓丽。河两岸不再是坷嶒杂乱的石坎,而是舒坦整齐的堤栏,堤上可以行人,在两侧的花坛里,还装设了高保真的扬声器。扬声器里交替播放着西洋的、东方的优美乐曲,如梭的人群徜徉在河两岸,用怡人的笑容和轻快的脚步演绎着流动的、立体的乐章。有人把这里叫做甲秀楼公园。之所以叫公园,不仅仅有潺潺流水、亭台楼阁,还有着五彩音乐立体喷泉、青青的草坪、婆娑的雪松、胡杨、银杏。尤其是那两棵遥相对望的百年银杏。记忆中这里没有这么两株银杏的。朋友看见了我疑惑的眼神,笑着用自豪的语气解释说,这两棵银杏王是从几百里的地方移植过来的,一雄一雌,耗资上百万呢。银杏又名“公孙树”,意为爷爷栽树,孙子才能享受荫凉,因为其生长速度极为缓慢。我是学生物学的,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可见植物移植的难度。一般成长超过十年的树木很难移栽成活,何况这百年古木。

除了黔灵公园、河滨公园,贵阳市区的街道上过去很少有树,不是没有栽,而是不容易成活。而今天的几乎所有主要街道上都栽上了大树。“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白花开”这首诗是描写冬季大雪使大地银妆素裹,枝头挂满了白雪。我找不到合适的诗句来描写这些一夜间突兀出现、矗立在城市街头的大树,不仅是街道两旁,沿着南明河的两岸都辟出了宽阔的绿化带,由北向南,似绿色的玉带缠在城市的腰间。如同洗去了久蒙的尘垢,南明河重新恢复了明媚、焕发了秀丽。

据说,贵阳市“大树进城”的创举得到了国家的认同和赞许,被作为城市绿化典范推广到了全国各地。贵阳市谱出的口号是,建设“林城”。也就是说要把贵阳市装点成一片绿色、创造成一片森林。

我还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某林场由于工程需要培育了一大片苗圃,等树苗长成,工程却搁浅了,于是大量的树苗被闲置在苗圃里。林场连拔除的人工都不愿出,树苗就只好任其自生自灭了。贵阳市实行大树栽植绿化,那些几乎被遗忘了的树苗已经顽强地长大了,一下子身价百倍,几百元一棵被全部买下。林场发了大财,暗自庆幸幸好当年那工程搁浅。一个措施拯救了一个企业,这大概是贵阳市决策者们谁也没有想到“无心插柳”做的一桩大好事。

在奥克兰,没听说哪个公园要收门票。不仅是散布于各区社区公园,就连人工形成的南郊植物园也是免费进入。而住在中国城市的人们上公园都需要买票,而且大家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可是,贵阳市的决策者们讲出了“还公园于市民”的声音,并立即付诸实施。河滨公园拆除了售票亭,铁栅栏门从此打开,供人们自由出入。黔灵公园免费进入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太远了。

昔日的贵阳市工人文化宫拆除后,改建成了如今的人民广场,大片的绿草坪和花坛把广场装点地春意盎然,那座用植物摆放成的巨型生物钟据说是中国最大、最准时的卫星定时生物钟。人们在周末、假日带着孩子到这里来散步、放风筝。大十字是贵阳市商业心脏,那里云集着第一商场、百货商厦等大型商业企业。随着城市的发展,那里显得越来越拥挤。贵阳市大刀阔斧地决定拆除西北侧的第一商场及周围的贵阳市公安局等建筑,改建成供人们休憩的公园。文化宫、大十字地处商业中心,地皮寸土寸金。然而贵阳市决策者们没有在上面建商城,却毅然把这些地方建设成公益园地,让城市多了一片呼吸的肺叶,人们多了一处休养生息的乐园。这需要多么大的魄力!

这个城市的决策者们是一群诗人,他们用树木、绿草做笔,把城市的每一条街道都书写成了诗行;

这个城市的决策者们是上天的使节,他们用心、用爱,把春天写进了人们的心里。

    贵阳市的市民们有福气。

                                      撰于2003年9月16日

                                           改于2004年10月28日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更多 阳光屋檐 - 杨林沙宕 文章


119. 女说男说(6): 老人

118. 女说男说(5):名人

117. 女说男说(4):梦醒时分

116. 女说男说(3): 动物、人和天堂

115. 女说男说(2): KIWI人,KIWI装

114. 女说男说(1): 山歌

113. 他说 她说,我说

112. 寂寞

111. 孤独时你会想起谁?

110. 风景这边也好

109. 罪与罚

108. 阳光的片断
 

更多>>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