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屋檐 - 杨林沙宕 :23. 网络?罗网(中国故事系列) -澳纽网文苑





首页 > 澳纽网文苑 > 阳光屋檐 - 杨林沙宕

23. 网络?罗网(中国故事系列)

作者: 杨林沙宕    人气:     日期: 2004/11/15


        中国幅员辽阔,广袤无边。地方大,人就多;人一多,事也就少不了。报纸是告诉人们事儿的载体。几十年前是打打杀杀,批你斗我。文革过去了,这类事少了没了,人们腻歪了恶心事儿,开始想听点看点轻松的东西,于是便有人编织些花边消息、奇闻轶事,来充填人们要么日渐消闲要么日益紧张的时间和脑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报纸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渠道,广播、电视越来越繁荣。去年回国就听说,光一个贵阳市,电台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个,除了省市人民广播电台(主渠道,人称政府喉舌),当年柳曾经客串做过节目的经济广播电台也面临交通、健康、音乐等众多专业非专业电台的层层包围。为了提高收听率,各台使尽浑身解数,把节目做得无法再精彩,乐坏了市民们,拧开收音机,随便哪个台都能听到自己想听的音乐或节目;电视台更是令人眼花撩乱,几十个频道让人们不知道选哪个台才好。

        有一样传播渠道是以上这些媒体都无法替代的,那就是如今日新月异的电脑网络。有一则笑话是这么说的:臭虫妈妈不愿意自己的臭虫儿子找小母蜘蛛做女朋友,臭虫小子不明白,他说,老妈,别介呀,怎么着人家也是个有网站的主呀。臭虫妈妈没话了。对于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十几二十岁的新新人类,如果哪天没上网,整个跟没吃饭没睡觉似的无精打采,这是上瘾了。关于网络,问你这么一个问题:请你说说,如今眼下在中国人堆里谁是那最有名的?等会儿,您如果不是那网上一族,千万别瞎猜,要不您说的一定错。谁呀?木子美!木子美是谁呀?瞧着这名字象日本妞吧?不对,这是一笔名,名字的主人是羊城广州一(小资)刊物《城市画报》的女编辑,她把自己与几十个男性邂逅继而上床的经历罗列成文字,从六月起,以日记形式放在某门户网站上供人们阅读,由于其文字开放,内容暴露,所涉及的人(好多还是名人)被直呼真名,有人说这妞儿是用身体、用乳头写文字,太诱惑人了,于是平地里刮起了一阵木子美旋风,网民们为图一览庐山真面目,蜂拥点击刊载她的日记《遗情书》的网站。以致于该网站服务器不堪重荷、交通阻塞,极难成功登陆。刹那间,这旋风随网路刮出了中国,席卷了全球。旋风刮过之处,捶手顿足诅诟者有之,额手叫好者有之,这木子美总算一夜成名,至于是名垂清史抑或遗臭万年,就不得而知了,相信木子美也不会在乎。

        借助网络成名者还有一人,相信大家都不会太陌生,此君名叫雪村。当年老雪写了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没人待见,一气之下放到网络上,立时歌和人便人人会哼、街巷皆知。雪村凭这支歌上了200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一个中国娱乐圈歌星、笑星及其他各类星们万众心向的名牌节目唱了首颇获打工崽们共鸣的《出门在外》,从此一炮走红。老雪村夫心比天高,听说还要用城市民谣演绎现代红楼。最近在奥克兰的中国留学生们也创作了好几首留学歌曲,诉说留学生活的酸甜苦辣,字字是血,句句是泪,放在网上一传播,引起了留学生们的极大共鸣。

        网络的力量大呀!不然网络经营公司如何能赚得盘满钵满?网络的发展刺激了技术的发展、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带动了网吧的兴旺,网吧兴旺推动了电脑的销售,一个网吧动辄几十台电脑,没有网吧好多电脑销售公司得关门大吉。在中国,不管城市多大多小,只要是允许的地方,大街小巷里每走上几步路就一定有一个“网吧”。如果不是中国有关当局管得紧,那“网吧”不开得个“三步一网,五步一吧”才怪呢。有人说,“网吧” 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就业压力。这话我信,你想,大到皇城北京,小到旮旯乡镇,哪里没有“网吧” 保守估计,全大陆也要有上百万个网吧。这“网吧”都是24小时不间断营业,至少每个网吧得有两个人轮流看,这不就有两百万网吧从业者了?贡献可谓不小,对不?

        柳去年回中国,与奥克兰联系大都是通过E-Mail进行的。每到一个城市,他都要到网吧上网收发电子邮件。在贵阳的时候,大都是光顾黔灵公园旁金钟巷上一家网吧。去的次数多了,与老板也熟了,见面相互不免要寒暄几句。这家网吧在二楼,上去要经过一个盘旋式楼梯,楼梯很窄,有人上下,另一端的人一定要让路,否则谁也上不来下不去。楼梯是厚重的金属焊制的,走在上面会发出很响的声音。网吧的生意不错,二十几台电脑通常都有人。一般选择在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去网吧,那时候人不多,总能找到空着的电脑。有一天,他跟往常一样去上网,看见门上挂着把大铁锁,还贴着一张告示:“本网吧整修,暂停营业。”

        过了几天,网吧又开门了, 老板见上去,热情地把他让到一台电脑前,说那是最稳定的一台,从不轻易当机。问老板前几天怎么歇业了,他叹了口气:一言难尽哪!原来有个小学生,连续几天旷课,学校打电话找家长,家长也抱怨学校,谁也不知道在哪里。还是这小学生的同学告了密,才知道这孩子跑到了这个网吧,连吃带喝由老板全包了。这孩子没日没夜玩网上电脑游戏,实在困了,就在旁边的钢丝床上眯一会儿,醒了继续玩,饿了由老板给煮面充饥;如此接连几天几夜。家长找到网吧,见到孩子那样,一怒之下,向派出所告了一状。派出所就派人来把网吧查封了,勒令停业整顿。老板四处托人说情求告,花了不少钱,才算把事情摆平,重新营了业。

        一到晚上七点,这家网吧就挤满了客人。顾客绝大多数都是十几岁的中、小学生,他们的双手使劲地敲击着键盘,叼着烟卷的嘴里发出忘情的吼叫,不时蹦出刺耳的脏话。小小的网吧里烟雾弥漫,为了不让声音扩散,门窗都封得很严实,空气里充满了浓烈的烟味和刺鼻的汗味,十分龌龊。网吧的墙上贴着头桥派出所遵照市公安局、文化局转发的由省公安厅、文化厅转发的国家公安部、文化部关于加强网吧行业管理的条例,以及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关于严禁十八岁以下少年儿童进入网吧否则严厉处罚的规定。问老板,不害怕被处罚吗?他笑了,说这些都是聋子的耳朵摆设,没有人真的管。当然不要得罪人,否则会吃不了兜着走。说,可是这些都还是孩子,他们根本没有自控能力, 长期泡网吧,也不是个办法。他长叹一口气,说:“你也看出来了,都是娃娃们来玩,要是他们都不来了,我吃啥子?开个网吧不容易,投资大,工作时间长,而且,公公婆婆又多,工商、税务、城管、文化、街道,这样费那样税,到处都要收钱,没得客人,拿哪样交嘛?公家也晓得这一点,所以也乐得睁只眼闭只眼。再说了,那些好的娃儿,家头管得好,自家也自觉,不太会到来网吧。来的大多是那些书读不进也学不好的,没得网吧他们照样也不学好,弄不好,还会到外头惹事生非。”

        这网吧,真是一言难尽哪!是与非,只有等时日来见证了。可是,这得多少少年付出多少青春来做代价呢?

        悄悄地,奥克兰也开了网吧,业主也大都是华人。但柳从来没有机会进去过。不知道这里的网吧怎么样?

        那网吧里,究竟铺陈的是网络,还是编织的罗网?

 

                               撰于2003年11月25日  改于2004年11月15日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更多 阳光屋檐 - 杨林沙宕 文章


视频杂志《阳光屋檐》:跨越十八年的旅行

《阳光屋檐》视频杂志开播了!

188. 看见了月牙,也看见了太阳

187. 2020,奥克兰的最后一抹秋色

186. Liuyi,柳依

185. 透过乌云层的一缕阳光

184.渐渐远去的KIWI魂

183.两个平凡人的不平凡传奇

182.德意志姑娘露西亚(Lucia)

181. Solene: 我来自诺曼底

180. Liuyi,柳依

179. 皇后镇,两个旅人的对话
 

更多>>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