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9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从朝鲜回国,在路过鸭绿江时,担任长津湖战役指挥的宋时轮让司机停车。他望着长津湖的方向伫立许久,然后脱下军帽,朝长津湖方向深深鞠了一躬。待抬起头来时,这位有着几十年戎马生涯,经历大大小小战事,见过无数伤亡牺牲的将军,泪流满面不止……
宋时轮(1907年9月10日-1991年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朝鲜战争时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九兵团司令员和政委,为长津湖战役指挥。
这是中共军史留下的一个让人难忘的镜头。
事因当年的长达十七个昼夜不间断作战的长津湖战役——整个朝鲜战争中最为惨烈残酷的一战。史料记录下这样一个场面:1950年11月27日夜,在冰雪中埋伏了六天的志愿军第9兵团第20军和第27军的8个师突然向长津湖地区的美军发起猛烈攻击。然而,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里,披着白布从树林里冲出来的志愿军战士,由于裤腿被冻住无法弯曲,跑得很慢,在美军眼中就像是“原木在移动”。美军的坦克、火炮和机枪一齐对准开火,他们像原木一样一排排倒下去,后面的又像原木一样一排排涌上来。这些还是能够“冲锋”的战士,而在死鹰岭高地,志愿军第20军59师117团2营6连的125名官兵,全部冻死在冰雪阵地上面。后来经过核实,在长津湖地区,这样的“冰雕连”有三个,分别是:20军59师177团6连、20军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这个战役中,志愿军冻死和冻伤不治竟达四千人。
冻死的“冰雕连”士兵
本来,长津湖战役是志愿军总部精心策划、稳操胜算的一场大偷袭,准备以近十六万人的兵力,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消灭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近两万人。但这个目标没有成功。该师全部伤员空运出战场后,又带着几乎所有的重装备和九万八千余难民(其中有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儿子,叫文在寅),在围追堵截中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包围圈,不到三周后又再次出现在战场上。该师后来将长津湖作战视为其骄傲的资本,美军方为此战役共颁发了17枚荣誉勋章和70枚海军十字勋章,是美国战史上为单个战役颁发勋章最多的一次。《时代》杂志刊登战史,称长津湖战役是“美国历史上无可比拟的”,是“坚韧和勇气的史诗”。而志愿军第9兵团经此一役元气大伤,十六万人的部队减员近八万人,自己被打得还要休整三个月。
奥利弗.普林斯.史密斯(Oliver Prince Smith,1893年10月26日-1977年12月25日),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四星上将。他最著名的是在指挥美国第一海军陆战师在长津湖战役的战斗中对他的部下说的这句话:“撤退个鬼!我们不是撤退,只不过是从不同的方向进攻。”(Retreat, hell! We’re not retreating, we’re just advancing in a different direction.)
刘伯承元帅在回忆录里作了痛切的实事求是的总结:“长津湖一战,一个兵团的兵力围住美国陆战第1师,没有能够歼灭,也没有能够击溃,付出了十倍于敌人的代价,让美军全建制地撤出战斗,还带走了所有的伤员和武器装备。”这正是为什么该战役指挥宋时轮返国时望着长津湖的方向伫立许久,泪流满面不止。宋将军直到晚年时,这场战役还是心底里的梦魇,最不想回忆。
然而,代价极其惨重的长津湖战役仍被中共某些人视作一个“伟大胜利”。这并不奇怪。几十年来,称为“抗美援朝”的整个朝鲜战争就一直被他们吹嘘为“立国之战”。据说起码有这几个了不起的“唯一”:1,唯一一场一个国家主动迎击美国军队并战而胜之的战争;2,唯一一场一个国家对联合国军队作战并战而胜之的战争;3,唯一一场一个国家在第三国土地上面对十六国军队作战并战而胜之的战争;4,唯一一场一个国家被联合国宣布为“侵略者”却又对其无可奈何的战争;5,唯一一场一个国家痛打了联合国军却后来又被联合国奉为上宾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