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时代的印记—访中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

   作者:周琳

 


姜 昆对我们华人来说,是一个不用介绍的人物,他毕生都在从事相声表演艺术,他的作品总是能代表一个时代的特征。我们会在《如此照相》的相声作品中看到文革时 代,被现代人觉得不可理喻的现象;可以在《电梯风波》当中看到我们刚刚改革开放时候的文独主义;在《诗歌与爱情》当中看到中国人刚刚打开思想的时候,对纯 真爱情的渴望;在《掉老虎洞里》看到1米65人找不到对象;在《如此要求》里看到人们对一个月挣70块钱的期盼,生活中对“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 电唱机)的追求……


新西兰印象

随着华人艺术家越来越紧密地跟海外华人的接触,华人艺术家的足迹已经遍布世界各地,现在每个有华人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华人艺术家的身影。一方面是海外华人有这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国际文化的交往越来越紧密,而姜昆老师对新西兰拥有特别美好、独特的记忆。

“我 是第二次来到新西兰,第一次是参加国际反独大会,那一次没有机会同新西兰的观众近距离见面。这一次特别高兴,我将会在新西兰红歌会的舞台上展示这几年我创 作的新相声,包括一些经常到国外演出的有关英语、广东话,有关国内地方方言,有关国内现状内容的相声。其中大部分都是国内观众并不常见的新作品。曾经从媒 体和朋友口口相传中,听过关于新西兰的介绍,但终究是百闻不如一见。身处新西兰感受到的那份宁静、从容和完全融入大自然的感受,是言语不能表达的。我发现 在新西兰这个南太平洋上的净土上,人的心都跟大自然融在了一起,是绝对的世外桃源,是完全与喧嚣隔离的国度。其他地方形容的安静、纯净,跟新西兰一比较都 相差甚远。”

关于春晚

对于我们老百姓而言,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 人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总是期盼着像姜昆老师这样的艺术家给我们带来新节目,可是这对于要承受巨大压力的艺术家们来说,上春晚要付出巨大的精力, 会遇到很多难以预料的情况,比如想表达的东西受到限制,精心创作的东西不被观众理解,得不到共鸣等等。巨大的压力让很多老艺术家都望而却步,但姜昆老师却 依然活跃在春晚的舞台,除了带出一批相声新人,也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相声节目。今年春晚姜昆老师创作的题材是对伪专家的批判,充斥在社会上的“情感专 家”、“健康专家”让大家感到无所适从,产生对伪专家的愤怒,所以姜昆老师用戏剧化的形式,用相声的形式替老百姓说话;去年,姜昆老师与新人赵津生,借助 备受观众瞩目的电视剧潜伏,把赵津生打造成翠萍和余则成的儿子,用他的语言来展现这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前年,“我有点晕”则是来源于姜昆老师的真实感 受……“对我来说春晚是个非常特殊的舞台,尽管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但是有观众的期盼,我就必须要坚持。我现在想的就是回报相声艺术,相声需要我做什么, 我会不遗余力地去做,因为我的一切都是相声给的。很多人一生当中有很多悔和恨,觉得自己的一生选错了职业,入错了行,但我一直没有后悔过,我一直为我选择 的职业感到庆幸,到了现在我觉得我有责任去为相声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作出自己的努力,为了这些承受压力,我认为是值得的。尤其是在去年CCTV的相声大赛中 看到的那么多80后出现在相声舞台上,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和喜悦。电视台里只听见掌声,听不见相声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将来的春晚将会有大量的新人推出优秀 的相声节目。”

相声之于时代

从来相声都不是保守的,因为时代在变 化,相声也是来源于时代的某个细节。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的时候,侯宝林就把流行歌曲引进到相声里面,当时是被看成大逆不道;后来又有人把京剧引进到 了相声里,让大家觉得那不是说相声,是唱相声;马季老师也写了很多歌颂的相声,也被人说成不是相声……但是最后还是被广大观众和社会承认了,他就是名家, 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姜昆老师和李文华的相声,刚一开始的时候,观众也对老少配的这种形式感觉怪异。

相声这种艺术形式无论从表演形式和表演 内容上一直都在改革、在变通,所以现在有一些新奇相声出现也不足为奇。比如大兵的带方言的相声,比如纯娱乐的相声,比如蒋玲他们创作的“捧逗”之间的相 声,也有像周伟这样的后起之秀,长的这么好的人也说相声。相声就是这样前进的。“我坚持我的相声是踩在时代的节奏上,没有离开这个时代。翻开我自己的作品 会发现,每一个时代的印记,每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都能在我的相声作品中展现。我希望将来大家在回顾某个时代的时候,想知道那个时代是怎么样的,就会有人 说去听一听姜昆的相声,这是我最大的安慰。”

后记

姜昆老师带着他的相声来到新西兰,为新西兰的 华人带来的不仅仅是欢乐,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问候。他曾经说过,他非常感谢海外华人和国外的观众,虽然很多时候外国观众并不能完全理解中国的艺术,但 是出于对文化的尊重,对中华古老传统艺术的尊重,却让他倍感温暖,而我们海外华人对中国艺术家的喜爱也是丝毫不亚于国内的观众。

更多

惊艳!28岁就任副教授 “最美女教授”已是博导、院长

诗人导演的另类电影表达 --澳纽网专访公益微电影《反光》导演萧萧

知名网站澳纽网对奥克兰人气最高网红Zoe Lin进行独家采访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 与凌玉海先生的对话

新西兰著名画家布莱克·特威登简介(BLAKE TWIGDEN)

擎旗追梦,扬帆远航! —帆船之都的华裔弄潮者

黄伟雄:厚积薄发,扬帆前行

海外赤子华夏情——记新西兰中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冼锦燕

蔡旭亮師傅弘揚國粹

我的故事 - Christopher Luxon

记奥克兰首任华裔市长候选人John Hong 洪承琛

55岁张曼玉罕见落泪:真正的美人,只负责活出她自己(组图)

以音乐为桥梁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 记奥克兰音乐协会会长郑毛燕美女士

人物|他的人生传奇,不止是人类首登珠峰 - 埃德蒙·希拉里

新西兰中国工艺美术传播大使戴非凡:紫砂文化的传承人
 

更多>>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