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体验

南半球的“英伦”:基督城

   人气:     日期: 2006/1/12



    基督城是新西兰第三大城市。毫不夸张地说,这座完全人工设计的城市是南半球最具欧洲风情的地方,甚至有人认为这里比英国本土更有英伦特色。原因之一是该城当初在建设和规划城市雏形时,经过很多当时的英国各界人士和专家讨论决定,精心设计施工的。当年的英国圣公会组织各个阶层的优秀人选举家迁移,到万里之遥的新陆地,就是决心要在南半球建设一个最具英国特色的城市。毋庸置疑,从今天的结果来看,他们的目的果然达到了。据说当初在选择移民时也有相当严格的要求,首先是以在本行业较为突出、手艺精良的匠人为首选。
    
         
 
    19世纪中叶,当时的英国政府收到了关于发现新西兰陆地的消息,可以说对这片肥沃的土地垂涎三尺,尤其是权力颇大的教会组织——英国圣公会。圣公会主教一心想在新西兰实现永久的统治,在南半球建立完全复制英国体制的社会。于是大力宣传富足和安逸的新陆地,组织了满载着英国各阶层移民的4条商船,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到达这里。当时船上共有近800人,后来的基督城居民大多是这800人的后代。虽然在英国人来这里之前,已经有法国人在离基督城不远的海湾抢先一步建立了临时的居住地。但是相比英国人有计划的殖民,法国人行动显得杂乱无章,所以基督城很快成为了这一地区的中心。

    原先在这里生活过的毛利人,为了要捕获恐鸟,大片大片地放火烧掉森林草场,因此基督城像坎特博雷平原的其他地区一样,曾经变成了一大块荒原。所以说在19世纪中叶,欧洲移民在这里的开拓是十分艰苦的。最早的基督城雏形是一小片简陋的木制小屋,阴暗潮湿。现在市中心的坎特博雷博物馆里还有专门反映当时生活状况的实物展览。包括当时的街道、商铺和居民住宅的内部等。每一个场景中都有相应的蜡像,鲜活而直观,来自英格兰的移民用自己的双手,一点点建立起来牧场、村镇,从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到与之相关的现代化加工工业,随后建立了热闹繁华的商业区,每一步都渗透着创业的艰辛。但最终建成了今天见到的魅力无穷的基督城。

    基督城内大部分古老建筑风格以哥特式为主,大多是巨大灰色花岗岩构筑的高耸造型。地处市中心的凯旋大教堂尖顶直插云端,气势非凡,成为市中心的制高点之一,登上塔顶,可以一览基督城区。现在这座大教堂已经成了基督城的象征,城市的名字也从这里而来。





上一篇:新西兰尴尬之旅,我与毛利人的疯狂鼻吻
下一篇:纽西兰的海关要求


[旅游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