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苑 > 邓荣进散文集

尼泊爾人的宿命思想

作者: 鄧榮進    人气:     日期: 2005/7/29


                         尼泊爾人的宿命思想

公元四世紀前後,印度古老神秘的婆羅門教吸收了佛教、耆那教等教義和民間信仰,演化成一種新的宗教稱為「印度教」,也稱為「新婆羅門教」。她有三大主神,即梵天、毗濕奴和濕婆,後來並逐步形成毗濕奴派、濕婆派和性力派三大派別。梵天是創造之神,認為世界萬物都是他創造的,可是威力不大,在三大神中地位並不高,崇拜者很少。

毗濕奴又稱「毗紐天」或「那衍天」,據說他三步就能跨過大地,不僅有保護能力,並能創造和降魔。濕婆則是毀滅之神、苦行之神和舞蹈之神。據說他額上第三隻眼的神火能燒毀一切,而毀滅之後還有創造的能力,代表著毀滅與再生的力量。所以,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Lingum被認為是他的象徵,受到教徒的崇拜。他終年在喜馬拉雅山上修苦行,還善於跳舞,是剛柔兩種舞蹈的創造者,被稱為「舞王」。印度教從恆河流域發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整個恆河流域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不丹、孟加拉和尼泊爾都信奉印度教。

印度教顯示出強烈的宿命思想,特別顯示在他們的輪迴(samsara)與業(karma)的觀念方面。就統治階級而言,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是由其血統來決定;但為何人人有不同的血統呢?就業的理論來解釋,這是過去所做的行為所產生的結果,因此階級低下的人往往就因此而認命。印度教徒相信自身的行為存在一種必然性的力量,讓自身陷入輪迴之中,直到尋求到解脫之路為止。這種牽引自身的力量就是業法﹙dharma﹚。這種法則更認為一個人,無論他是何種階級,唯有盡力完成該階級所應有的義務,才可能從「業」的力量裡面獲得解脫。事實上印度教對法的強調,更加地維護了種性制度也就是僧侶、武士、庶民、賤民等階級地位。印度教徒認為業的力量不僅會影響自身,甚至可影響到祖先,如果一個人不能完成其職責,而又殺害家族成員的話,則其祖先都會被重新判入地獄。

「苦行」可說是印度教的主要特色之一,在初期的吠陀文獻裡,就出現了「苦行」﹙tapas﹚這字詞,而其具體方法包括斷食、凝視火、長時間獨腳站立、在某些祭禮中唱讚歌時停止呼吸等。至於另一類型的苦行就是「瑜珈」﹙yoga﹚,不同於tapas只是單純的苦行,瑜珈則是「苦行」加上「靜觀」,因此其實踐方法,不僅在於使肉體痛苦,同時也重視冥想的作用。

印度教也曾傳入中國,根據「泉州地方誌」有一段記載,據說北宋初年,有一個郡守叫高惠連,他覺得立在泉州臨漳門外一根俗稱「石筍」的石造男生殖器有傷風化,便把它給敲斷了,事實上,這根「石筍」,正是印度教徒的崇拜物Lingum。由此可知道,最遲在公元十一世紀初,中國的泉州已經有了印度教的存在。後來,僑居在泉州的印度商人們還建造了一座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印度教寺,泉州人稱她為「蕃佛寺」,寺址在市南邊。但隨著元末明初時排外風潮的爆發,海上絲綢之路日漸沒落。

在當時,幾乎所有外來宗教建築全被毀於一旦,雖說印度教在泉州已經消聲匿跡,但她在泉州所遺下的純粹的,濃厚的印度文化,卻在泉州眾多的外來宗教文化中獨樹一幟,最具風采。至今,海交館收藏的印度教石刻達二百多方,不僅數量繁多,而且是中國唯一發現的印度教寺遺物,其雕刻藝術之精美,則冠絕諸教,堪稱宗教藝術文化的瑰寶。而當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豎立在開元寺大雄寶殿後檐下的一對十六角哥林多式石柱。

在石柱上面,雕刻著一幅幅趣味盎然的印度教神話故事。閻摩那河七女出浴的故事說的是克利那化身成一個吹笛子的漂亮牧童,他看見七位婀娜多姿的美麗少女正在閻摩那河沐浴,盡情嬉戲。克利希那一時玩心興起,便偷竊了七女的衣裳,頑皮地躺在樹頂上。眾女沐浴完畢才發現衣裳不翼而飛。她們苦無寸縷蔽體,非常著急。後來,她們發現了在樹頂上的牧童,便可憐巴巴地跪在樹下向牧童哀求,牧童才將衣服還給她們。而在中國神話故事中,亦有九天玄女下凡沐浴時,羽衣被盜一說。而巧妙之處正是這兩個故事竟出乎意料地相似,實令人驚嘆。石柱的另一面所刻的是十臂人獅掰開裂兇魔身體的神話。人獅是毗濕奴的化形,你看它相貌兇猛,令人不寒而慄。他把兇魔希拉尼亞卡西布抓來放在膝蓋上,騰出兩雙手掰裂其肚皮,其餘的八雙手各拿著象徵繁榮的法螺,象徵力量的圓盤,象徵所有武器中最強而有力的仙杖等其他法寶。

在印度古老的神話中,毗濕奴被描繪成天國的支撐者,午夜海洋的復蘇者,被譽為雅利安武士之王,渾身上下裝備著令人生畏的武器。從以上種種的石刻中,我們更能發現一些印度教常見的古老圖騰,如雙鳳朝牡丹,雙獅戲球等。及透過聯想所表現出的女性特質。諸神的妻子源於古老的母神崇拜,藉著與濕婆、毗濕奴或梵天結合,而將這些母神融入印度教中。

到過尼泊爾的人,都喜歡帶一些紀念品回去,因為尼泊爾可以用便宜的價格買到很多的好東西,而且在加德滿都,可以說是到處是市集,New Road是加德滿都的鬧市,有許多的古董店與珠寶店;位於New Road的右側有一家政府經營的「家庭手工藝品經銷處」(Cottage Industries & Handicraft Emporium);而尼泊爾許多的古老商店都集中在Asan Tole與Indra Chowk二地;在Bodh Nath寺廟週圍則有許多賣藏人的裝飾品及民俗藝品店。

在尼泊爾可以買的紀念品很多,像是;尼泊爾製的項鍊、手鐲、戒指、耳環等銀飾品,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面具:尼泊爾面具多以印度教神祇作為造型,有木雕、銅雕、泥塑等不同材質。廓爾喀彎刀:廓爾喀軍人用的彎刀在刀身底部會有V形凹痕,而且刀鞘背面應還有兩把小刀。喀什米爾製品:有地毯、椅墊、羊毛披肩、毛衣、羊皮背心、皮包,胡桃雕刻木盒、帽子、彎刀等。西藏地毯:西藏地毯以出口居多,舊式地毯以天然染料製作,圖案繁複、新產品地毯由化學染料製成,顏色傾向明亮。寶石:有紅色水晶、黃玉、藍寶石,還有來自伊朗的土耳其玉和西藏寶石。尼泊爾工藝品:木雕、四弦琴、鑲嵌首飾盒、尼泊爾帽、繡上佛眼的T恤。印度藝品:印度手工藝品在尼泊爾很受歡迎,鑲嵌金線或鏡片的桌布、門簾、背心、衣服、帽子、背包,以及寶石工藝首飾盒等都是。服飾和布料:以尼泊爾或印度布料縫製的背心、長褲、洋裝,很具民俗風味,還有西藏式幾何圖案的粗毛線外套、背心或背包,尼泊爾沙麗布料有棉、紗質、麻料和毛料。手工紙類:尼泊爾特有手工紙所製成的筆記本、日曆、信封、信紙、燈坏取<t茶:尼泊爾出售的紅茶多半是印度大吉嶺紅茶和阿薩姆紅茶,有的紅茶以高雅的木盒包裝,有的放在民俗風味十足的小背袋裡。香料:在尼泊爾有各式各樣的食物香料,都採用天然植物製作,味道芳香而特殊。古董:在尼泊爾真正的古董是不准出口的,購買年份未滿一百年的佛像、唐卡畫、黃銅製品等,必須向尼泊爾考古部申請,取得未滿百年的證明文件,才可攜帶出境。尼泊爾人起的早睡得早,一般的商店在晚上八、點鐘就打烊了。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湄公河畔極具思古幽情的越南
下一篇:有關香格里拉的種種傳說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