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虎妈”登陆新西兰 Kiwi家长能否承受震撼?

作者: 张又    人气:     日期: 2011/2/10

在通过新西兰Universtiy Entrance的学生中,亚裔学生的通过率为68%,欧裔52%,太平洋岛裔28%,毛利裔23%。在奥克兰,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亚裔注册率越高的学校,校风和学业成绩方面表现越佳。对于Kiwi父母来说,在他们眼中,推行强化教育的华人父母,到底是值得效仿的“孟母”?还是独断专制的“虎妈”?新西兰人是否借鉴中国父母的教育经验?让我们从在美国引起广泛争议的“虎妈”——蔡美儿即将登陆新西兰的新书《虎妈战歌》说起。

奥大教授:“虎妈”式教育既让人着迷又让人恶心

2月份,一本英文新书将在新西兰书店上架,对于那些惊讶于本地亚裔孩子优秀学业表现的Kiwi父母来说,阅读它会感到心灵冲击——《The Battle Hymm of the Tigear Mother》(中译《虎妈战歌》),由在美国的华裔“虎妈”——蔡美儿(Amy Chua)所著,详述她如何把两个女儿调教成全A生,以及钢琴和小提琴演奏能手。

蔡美儿是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法学教授,这本新书已经在美国引起轰动。讨论随着《时代》周刊的封面文章而达到高潮。 上个月,《华尔街日报》还刊发了一篇对《虎妈战歌》的书评,题目是《为何中国母亲更胜一筹》,结果,不可避免地,对中西教育制度的探讨开始转向到中西经济和国力增减的对比,使其成为一场并不单纯的口水战。

在这本书中,核心故事包括母女间的“战争段落”:当她的女儿露露没有完成一个特别难的钢琴段落时,在考试的前一天,她要求露露从晚饭后一直弹到深夜,中间不许从琴凳上离开,喝一杯水和上厕所也不行……

而核心理念包括:“我们中国父母认为,除非能有所成就,否则毫无乐趣可言……你必须努力,而孩子自己并不会主动努力……”她认为,当西方人谈论孩子的自尊时,中国父母认为孩子是顽劣和有可塑性的。“至于自尊这个东西,一定得有所成就才能实现”……

蔡美儿在书中列出的10大家规分别是:不准夜不归宿(Sleepovers);不准参加学校的小组娱乐活动;不准参加校园演出;不准抱怨没有参加校园演出;不准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不准擅自选择课外活动;不准有科目低于A;除了体育与话剧外,其他科目不准拿不到第一;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不准不练习钢琴及小提琴。

“中国父母可以要求孩子拿A,西方父母只能请求孩子try their best。”蔡美儿在书中展示了中国父母以羞辱的方式,来激励孩子,这种被西方父母视为冒犯的教育方式,“垃圾”、“你真懒,同学都超过你了”……类似的表达方式,我们中国背景都应该不陌生。

在新西兰,亚洲人的比例远远高于美国的5%,目前的10%,到2026年预期将为16%。在新西兰,我们中国式的教育方式,是否已经让Kiwi父母感到压力了呢?

对此,奥克兰大学教育学教授John Hattie认为,这种过分严厉的“虎妈式”教育,“既让人着迷又让人恶心”。

他承认,这种教育中包含了一些智慧的东西。“其中最关键性的就是父母的期许。”他说,研究显示父母的期待对于学业成绩影响力之强,要超过家庭结构因素,例如是否是单亲家庭等。

不过,他对中式教育中的以羞辱孩子为手段,和以成绩为导向无法认同,认为这样的父母的成功观念有些“势利”。

“成功当然可以产生自尊。但成功的定义并不是那么狭窄,并不总意味着全A的成绩,小提琴拉得好等等。”

John Hattie认为,孩子的进步最需要的是积极的反馈。“强烈的驱使,势利心和过分的控制”并不是他们需要的。

Macleans College:近朱者赤,亚裔学生带起来的好学风

亚裔学生在新西兰的学业表现是伴随着1990年代的移民潮开始的。

在新西兰教育系统内,从90年代开始,亚裔的奖学金获得者遍地开花。当然,不是所有的亚裔学生都很能学,但是,大部分亚裔父母都能保证他们的孩子不掉队,至少可以达到一定的标准,使得他们未来仍然有机会进一步深造。

有亚裔背景的学生通过Universtiy Entrance标准的是68%,而欧裔52%,岛裔28%,毛利23%。亚裔学业表现对其他同学是一个挑战,他们需要更加努力才能有竞争力。在奥克兰,有迹象显示,亚裔注册率越高的学校,学风越勤奋努力,对学术的追求同样带有“传染性”。

东区Howick的Macleans College就是典型。这个Decile-10的中学是Education Review Office认可的高标准、高成就学校。

该校校长Byron Bentley在回答有关亚裔学生表现的问题时承认,亚裔学生将勤奋努力的风气带到了这个学校。

目前,该校的注册学生中20%为中国人,25%为其他亚裔背景包括韩国、印度、马来和泰国等。
Byron Bentley校长说,“亚裔学生非常勤奋用功,他们能花几个小时在功课上。班上努力学习的风气,就是被这些非常勤奋的孩子带起来的。”

许多Kiwi孩子为了赶上他们,也不得不努力学习。他同时说,亚裔学生不仅“很成功”,而且“非常平衡、快乐和尽责”。

不过,亚洲学生的优异成绩,是否意味着他们今后的成就也更高,这个问题,在新西兰还没有定论。

虽然在新西兰大学以及社会中,不乏非常有成就的亚洲人。但是有调查认为,一旦进入大学,欧裔学生和亚裔学生的差距就会缩小。在大学中,虎妈们再也掐不到他们的脖子了。新西兰亚裔和欧裔在大学中表现基本均等,在学士学位的通过比例上完全一致。

Kiwi父母:教育出人才,出的是Mark Zuckerberg不是Andre Agassi

说起“虎妈式”教育,新西兰国家党亚裔议员Melissa Lee也有一段“辛酸史”。

她同样来自一个以成功为绝对导向的韩裔家庭。从小她就知道如果拿不到第一,回来就是藤条伺候。

10岁那年,Melissa Lee和他的弟弟开始学英语。他们的妈妈要求他们每天背一页英语字典,从单词、拼写到释义。“这都是在家庭作业做好之后。然后她开始考我们。”

如果不能准确回忆这页字典,就不能睡觉。

不过,现在对她自己12岁的孩子,她完全采取另一种教育方式,“我不想他像我恨我妈一样恨我。我认为他应该有一个童年。”所以,只要成绩在中等之上,她就不再有强求。

对于大部分Kiwi父母来说,网球名将Andre Agassi(阿加西)和Facebook创始人Mark Zuckerberg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成功者,而他们更喜欢后者。

同样作为移民家庭,阿加西的父亲Mike Agassi决定,自己家里要出一个冠军。于是4个孩子开始在家里的后院中,接受残酷的网球训练。前三个孩子都未能承受巨大的压力,只有阿加西承担了下来,并且打到了顶峰。阿加西承认,在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他恨网球。

而Facebook创始人Mark Zuckerberg则相反,他从小就对电子游戏和电脑感兴趣。他的父母珍视这一点,10岁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台电脑,并且为他雇佣了一个计算机老师,他虽然是计算机和心理学系的辍学生,但他创办的Facebook,对世界的影响力完全不低于一个网球明星。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认为如果Mark Zuckerberg出生在朗朗的家里,他也会成为另一位钢琴王子吗?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总理承认其走秀表演“愚蠢”
下一篇: 囚犯该不该有投票权?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